![]() |
近日,作为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项目-冶春段项目重要一环的冶春红桥工程顺利完工。
一直以来,“冶春”与“红桥”有着贯穿古今的缘分。历史上,“冶春”一词始见于自清代王士禛的《冶春绝句》,为当时北郊二十景之一,原为花社。红桥则位于冶春之侧,始建于明末,乾隆年间改为石拱,形如彩虹,故又名虹桥,在今大虹桥西。王士禛与诸名士于红桥修禊,举办雅集,写下《冶春绝句二十首》,冶春因此成名。后著名戏剧家孔尚任主持红桥修稧,题“冶春社”,遂有诗社。冶春历经“花社”“诗社”到“茶社”的演变,绵绵300多年。如今,冶春餐饮公司以市政府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为契机,在护城河畔、香影廊旁,迁建红桥,让冶春诗社、迁建的红桥与香影廊相趣成辉,重现王士禛笔下“红桥飞跨水当中,一字栏杆九曲红。日午画船桥下过,衣香人影太匆匆”的文化胜境。
冶春红桥工程自3月初开工,于6月底基本完成,历时近3个月,期间,冶春餐饮公司听取洪军、顾风等专家的意见,结合多方建议,参考宋代汴水虹桥、襄阳唐城景区木桥等经典案例,不断优化、细化冶春红桥的建设方案,从桥身造型到桥面外漆的选择,都反复推敲、细细琢磨。最后落成的冶春红桥由扬州园林设计院设计,木桥长16米,桥面宽3.7米,跨度13.7米,采用原木材料,使用传统木建筑的手工技法,运用“编梁”等核心技术,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红色木拱桥,并经专业的防腐处理工艺,耐磨耐腐烂。施工过程中,冶春公司还特别邀请园林设计专家吴玉林,扬州传统园林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建造大师梁宝富来到施工现场视察、指导,特别邀请扬州大学教授潘宝明、扬州虹桥诗社会长徐乐共同创作冶春红桥铭文以示纪念,以打造扬州经典景观园林项目的态度,让冶春红桥与周围的地形、环境、两岸建筑进行有机融合。
目前,冶春公司正加快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-冶春段项目的整体推进。改造后的冶春园将围绕冶春红桥做足文化挖掘的文章,定期组织“红桥修禊”、汉服游园,重现历史上的诗酒花茶胜景,让美景、美文、美食在冶春交相辉映,让冶春成为北护城河沿线的一颗璀璨宝石。(文/冶春餐饮)
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您是本站第 | 18252835 | 位访问者 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9.0及以上版本 |